影视动画专业建设规划(2024学年)

发布时间:2025-11-03浏览次数:10


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动画创意设计能力、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及全流程制作技能的复合型动画人才。学生将系统掌握动画原画设计、角色建模、运动规律、特效合成、三维动画制作等核心技术,面向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等行业的影视动画、游戏制作、广告传媒设计以及电视、媒体传播技术领域,能够从事影视动画设计、动画制作、插画设计、影视后期制作、影视特效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素质

1)思想政治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文化素质

普遍性要求:通过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拥有良好的职业技能,提高沟通能力和钻研能力,增强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具备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做好“上海服务”,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和较高专业水平。

专业要求:了解动画产业发展历史及社会文化价值,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与数字媒体传播素养。熟悉中外动画艺术流派(如迪士尼、吉卜力、中国学派),掌握动画美学原理与叙事逻辑,能批判性分析动画作品的文化内涵。

职业素质

职业道德:尊重原创版权,抵制抄袭剽窃,遵守动画行业伦理规范。

工匠精神:追求动画制作的细节精度(如动作流畅度、表情自然度),注重角色与场景的艺术表现力。

创新精神:探索AI辅助动画、虚拟制片、实时渲染等新技术在动画创作中的应用。

数字素养:熟练操作动画工业化流程工具链,掌握数字资产管理技术。

团队意识:适应动画工业化分工模式,具备跨岗位协作能力(如原画、绑定、渲染、合成等)。

身心素质

身体健康:毕业生应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体能,能够适应快节奏的工作环境和高强度的工作压力。

心理健康:毕业生应具备健康的心理状态,能够自我调节情绪和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战。同时,应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与同事和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

2.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掌握动画运动规律、角色表演原理及分镜脚本设计理论

3)精通二维/三维动画制作流程,熟练掌握专业需求的影视及动画类软件的相关知识,熟悉数字绘画、角色建模、材质贴图、灯光渲染技术

4)了解影视级动画特效制作(如粒子系统、流体动力学)

5)掌握动画配音、音效设计与影视级音频合成技术

6)熟悉动画IP开发、衍生品设计及市场运营策略

7)通晓《动画产业促进条例》及国际动画行业标准

3.能力

1)具有动画、漫画、游戏项目创意构思、及方案设计制定的能力。

2)具有剧本分镜头设计能力。

3)具有在项目中的场景、角色、特效的设计能力。

4)具有熟练的动画类软件操作能力。

5)具有专业团队交流、协调合作的能力。

6)掌握一定的综合创新创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