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外贸学院应用法语专业(商务法语方向)建设规划(2024学年)

发布时间:2025-11-04浏览次数:73

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与中法经贸、文化交流持续深化的背景下,依据《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等文件要求,结合应用法语专业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重点,以 “夯实语言基础、强化岗位适配、深化产教融合、突出思政引领” 为核心,制定2024学年专业建设规划,进一步提升专业综合实力与人才培养质量,确保输出符合外事、商贸、文化领域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一、锚定岗位需求,优化人才培养目标与路径

基于人才培养方案中 “法语应用+商务能力+跨文化素养” 的核心框架,结合中法跨境电商增长、国际文化交流频繁等行业趋势,聚焦法语跨境贸易运营、中法企业行政协同、国际文化交流服务、涉外旅游接待四大岗位群,将培养目标进一步具象化:“培养具备熟练法语听、说、读、写、译能力,掌握国际商务实务、跨境电商运营、涉外行政事务处理核心技能,熟悉法语国家文化与商务礼仪,能在外贸、跨境电商、文化交流、旅游等领域从事法语翻译、商务对接、运营支持、涉外接待,兼具职业道德与文化自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通过“岗课对接、课证融合”强化岗位能力与课程内容的精准匹配,通过专项培训计划、校企联合授课、建立激励机制等方法提升其生考证积极性和通过率,切实增强其职业能力。

二、聚焦课程体系升级,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一)优化 “基础+核心+拓展” 课程结构

立足专业面向的主要岗位群,在充分解剖典型工作任务,归纳所需职业能力和知识要素的基础上构建课程体系。设有公共基础课程+选修和必修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可以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需要。同时,依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框架,聚焦实践能力提升,对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进行针对性优化,重点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二)推动“企业需求融入教学、学校资源反哺企业” 的双向融合

在现有校企合作基础上,进一步开发1-2家与专业实习就业紧密相关的单位,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推行 “企业订单班” 试点,与核心合作企业签订 “订单培养协议”,在常规课程基础上增设企业特色课程,由企业导师承担30%课程教学,学生毕业后优先进入合作企业就业,打通 “人才培养-岗位适配-就业落地” 的闭环。

三、深化思政建设,实现 “育人育心与专业培养” 协同

(一)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全流程

应用法语专业将语言知识、技能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在尊重课程自身特征和规律的基础上,分解知识要点,充分挖掘知识蕴含文化属性和精神品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和家国情怀、人文精神和文化自信等融入到课程教学的各环节。让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价值观的塑造,在中外观点的碰撞中感悟不同文化背后的思维,培养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能力,实现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与外语专业素养的同步提高。

(二)推进思政示范课程与活动建设

依据“专业课程思政指南”,落实“三全育人”、“五育”融合育人,推动专业思政示范课程建设。在已有的市级思政示范课程的基础上,推广经验,重点打造职业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积极申报校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并开展各类思政主题活动,如“法语版中国故事演讲比赛”、 “职业素养专题讲座”等,让学生在跨文化对话中传递中国价值观,在职业经历分享中,强化工匠精神。

四、探索 “法语+微专业”,拓宽发展路径

依据人才培养方案 “职业面向”,尝试逐步推进“法语+跨境电商”、“法语+涉外旅游”、“法语+国际文化交流”等微专业,既巩固学生法语语言基础,又补充对应领域的核心技能,助力学生成长为懂法语、通业务的复合型人才,进一步拓宽在跨境贸易、旅游服务、文化交流等领域的职业发展路径。

五、深化国际合作,拓展学生视野

依据人才培养方案 “国际视野” 培养要求,在原有法国院校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合作范围与形式,重点推进两类国际合作项目:一是拓展学历教育合作。主动对接法国更多优质高校,探索 “专科-本科” 衔接的学历教育合作模式,推动签订联合培养协议,为学生搭建学历提升通道;同时引进合作院校的优质课程标准,联合开发学分互认课程,让学生在国内学习阶段也能接触国际教育资源。二是丰富短期合作内容:在原有线上文化交流活动基础上,新增短期研学等合作形式。

六、夯实实施保障,确保建设落地

(一)强化 “双师型” 师资队伍建设

依据人才培养方案 “师资队伍” 要求,从三方面提升教师能力:

1、实践能力提升:专任教师(硕士学历100%、双师型100%)积极参加企业挂职实践,优先选择跨境电商、外贸、文化交流企业,参与实际工作;

2、教研能力提升:组织教师申报相关市级、校级课题,鼓励发表教学改革论文;组织教师间的观摩学习,相互取经;邀请法语教学专家和行业导师开展专题培训;

3、兼职教师优化:邀请企业兼职教师承担 “企业综合实训”“岗位实习指导” 等课程,确保行业企业标准纳入教学内容和课程考核。

(二)规范专业管理的建设

1、充分发挥专家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每年召开至少1次全体成员会议,就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业发展方向调整、专业教育教学和学生毕业就业等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充分发挥指导委员会中各成员的作用。

2、明确专业组各成员的职责,定期召开专业组工作会议,谈论解决教学、专业发展、课程设置等方面出现的问题。

3、规范外聘教师聘用流程,严格按照学院关于外聘人员聘用资质的相关文件进行把关。并加强对外聘教师的监督和管理,包括请外聘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增多听课的频率等措施,增强其责任心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