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目标
老幼康养专业群实训基地以“五金建设”为核心,聚焦“一老一小”民生需求,构建“校内实训+校外实践+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打造集技能训练、项目研发、社会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实训平台,培养具备“孝爱精神+专业技能+智慧技术”的复合型康养人才,服务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养老托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校内实训基地:模拟真实场景,强化核心技能
1.老幼共融实训中心群
功能定位:覆盖0-3岁婴幼儿托育、3-6岁学前教育、老年康养全场景,模拟家庭、社区、机构三类照护环境。
硬件配置:配备智能护理床、老年失能模拟体验设备、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婴幼儿发展评估工具、婴幼儿照护设备、感统训练器材等,总值超1500万元;设置“老幼共融活动区”,配置互动游戏桌、音乐疗法设备,开展幼儿与老年人共同参与的艺术疗愈、手工制作等实训项目。
教学应用:年承担养老、托育、学前、音乐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实训,可同时容纳200名学生分组实操。
2.智慧康养实训基地
技术融合:联合信息学院研发“康宝”智慧养老智能系统,集成健康监测、应急呼叫、智能用药提醒等功能,学生可通过系统实操远程照护、数据分析等技能。
课程支撑:开设《智慧养老设备技术》《适老化环境设计》等课程,学生可完成智能床垫安装调试、无障碍家居改造方案设计等实训任务,强化智慧技术应用能力。
三、校外实践基地:深化产教融合,对接行业需求
1.企业合作基地
静安区凯成控股现代产业学院:共建“订单班”,定向培养和输出,参与养老机构运营管理、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等真实项目,企业提供“老年营养配餐”“康复辅具使用”等实操课程,学生就业率达98%。
上海市欧葆庭国际颐养中心:引入法国养老护理标准,开展“高端养老照护”实训,学生参与认知症老人非药物干预、失能老人康复训练等特色项目,培养国际化康养技能。
2.医疗机构合作基地
上海市第三康复医院:共建“康复护理实训中心”,联合开发康复课程,学生可参与物理治疗、作业疗法等临床实训,掌握老年人关节活动度训练、婴幼儿早期干预等专业技能。
通过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践基地的协同建设,老幼康养专业群实训基地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从模拟场景到真实项目的全流程实践平台,更在产教深度融合中实现了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无缝对接。这种“校内夯实基础、校外锤炼技能”的双轨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就业竞争力,为康养行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有力推动了老幼康养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