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从带小孩到带“老小孩”,行健学院实现“老幼共托”,为“一老一小”编织幸福

发布时间:2025-03-19浏览次数:1056文章来源:上海行健职业学院

提起行健,学前教育专业可谓名声在外。该专业开办20余年来,为上海市80%的幼儿园培养了6000余名优秀幼儿教师,顶峰时期报录比达到1:5。近年来,随着庞大的老年群体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专业布局调整已然迫在眉睫。行健学院以靠前思维主动谋划,2024年成功获批“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并将于今年招生,正式实现“老幼共托”。

3月18日,静安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傅俊,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胥燕红,区民政局副局长沈连心,区教育党工委书记余文君等一行,连同我校校企合作企业凯成控股有限公司领导,专程来校调研产教融合和智慧养老专业建设情况。我校党委书记沈燕华、校长黄群、副校长章卫芳及相关人员陪同调研。

上海是中国最早进入老龄化且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城市,而静安区的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对智慧康养服务的需求尤为迫切。在此背景下,静安区探索形成了“五床联动”的全生命周期养老服务模式。我校敏锐感知到养老人才的需求,在区民政局和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成功申报“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依托校内、校外实训基地,采用“1+2+N”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基础护理、智慧康养技术应用、养老服务管理3个方向的专业人才,强化养老服务支撑力。

区领导肯定了学校开设养老专业的战略眼光,作为一所区属高校,学校把握机遇主动作为,积极开设养老专业的职业院校,凸显了社会责任和担当。

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傅俊提出,专业申报成功只是迈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如何建设好专业、培养好人才,才是重中之重。他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学生就业出路等方面开展了详细指导。同时强调,政府、企业、学校各方要通力合作,把培养的养老专业人才留在区内、为区服务,真正发挥好职业院校“强服务 强贡献”的作用。

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胥燕红,民政局副局长沈连心,教育党工委书记余文君等分别对养老专业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提出将全力协调区域资源共同建设好养老专业,为养老事业发展提供人才动力。

未来,行健学院将继续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坚守教育本质,凸显职业教育的特质,在时与势中锚定发展坐标、寻求创新突破,尝试构建更开放、更灵活的职业教育生态,让教育真正成为产业升级的“助推器”。(党政办)

上一篇:下一篇: